6月22日上午9:25分,随着试验中心总工室负责人“城轨线第三轨供电”一声令下,唐山公司伊兹密尔地铁试验列车缓缓启动,第三轨供电试验正式运行,标志着城轨线的全部功能得到充分展示,试验部全体职工都欢呼雀跃,兴高采烈,倍受鼓舞。
5月底,试验中心接到唐山公司伊兹密尔地铁试验的通知,该试验需用第三轨供电,而城轨试验线自2011年建成已5年多,还从未用三轨供过电。为满足试验要求,中心组织人员对所有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修,采取大量技术措施、组织管理措施、安全防护措施,为三轨供电试验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。试验部、总工室和试验厂家到现场确认静态调试地点。城轨线K0+00、K2+400处2.4Km三轨为低碳钢材质,顶面锈蚀严重,试验部安排人员足足打磨了4天,并将6.2Km钢铝合金材质的三轨也全部擦拭一遍,直到试验厂家满意。
为保障技术指标正常,试验部安排工务工区检查线路静态技术指标,保证全部合格。接触网工区在检查第三轨的轨距、水平技术指标时,发现因长年未使用,有177处指标不合格,用了4天时间修复至合格标准。还针对第三轨的静态调试、安全绝缘安全距离等技术咨询了机辆所、北京地铁公司、天津地铁公司等专家,保证每项指标达到标准。
根据试验大纲的要求,试验部安排了巡线、巡视、地面防护、道口、行车指挥、调车、停送电等11个岗位,并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,对岗位之间的工作衔接细节都做出明确规定,巡线、巡视的人员回来后,道口防护、地面防护人员到岗后向试验部报告,试验部向总工室报告,并进行二级三级安全教育培训。
由于环线周围人口众多,城轨线三轨处于地面上半米左右的位置,容易发生触电事故。工务工区人员对全线防护栅栏进行全面检查,封堵声屏障搭接处等6处漏洞,更换加装护栏门锁,并在三轨防护罩、道口两侧、小桥涵两侧护栏上安装了280块警示标牌,安排专人视频监控,把安全工作做细做实。
第三轨第一次送电时,试验部对原地面防护方案进行了优化,在环线容易接近三轨的重点地段安排11名工作人员专门进行地面防护,并通知在环线有施工测量、试验项目的单位注意安全,避免触电。
在做这些准备工作的同时,正常试验没有停止,大环线仍进行了长客市域列车、长客、资阳混合动力列车三个试验,而且经常从早8点到晚7点进行,还要开通四个拨道点。为解决试验部人手严重不足的困难,先内部挖潜,打破班组界限、放弃专业之分,从运转室和信号工区抽调有过工作经历的人员进行行车指挥,接触网工区抽调人员做道口看护,轨道车司机上环进行地面防护,技术人员进行接触网网压中断操作、视频监控。即便这样,有时人手仍然不够,中心物流部从大局出发,打破部门界限,支援了四名职工到试验部进行道口防护工作。
这次试验的准备过程中也涌现了许多好人好事:工务工区工长金东生、接触网工区工长黎冉主动加班,两人每天从早晨6点工作到晚上7点;接触网工区的贾利明,为保证维修时间和效率,开着私家车接送职工到环线进行维修;接触网工区刘云鲲爱人生孩子,他主动放弃了休假,每天5点就从家出发,投入到紧张的试验准备工作中来;工务工区工长金东生开着私家车到环线各个防护点给防护人员送饭;由于防护地点分散,交通不便,最后一个点的防护人员,往往到下午2点才能吃上饭。正值环线高温酷暑,但他们没有任何怨言,都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各自的防护岗位上。
经过充分细致的准备,6月22日第三轨供电正式开始试验。此次试验能顺利进行,是试验中心各部门职工用实际行动学习贯彻盛总4.26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,是在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活动中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体现,是设立党员先锋模范岗开展标准化作业的具体体现。我们将以实际行动努力工作,迎接新的挑战。
2016年6月